绥芬河市宽沟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的两个“法宝”
宽沟村村民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。(记者 尹金婵 摄)
不久前,阜宁镇宽沟村荣获了第五届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。这个荣誉让全体村民非常自豪。那么,宽沟村是靠什么成长为全国文明村的?记者了解到,这主要得益于该村的两个“法宝”。
法宝一:
《村规民约》成文明公约
“要学法懂法,自觉维护法律尊严;要喜事新办,丧事从简,破除陈规旧俗;禁止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……”在宽沟村村委会,《阜宁镇宽沟村村规民约》悬挂在醒目位置。16条村规民约,从法律法规到家庭美德,从计划生育政策到村里环境卫生,方方面面,具体而细致。
相比其他村的村规民约, 宽沟村自建村起就制定的《村规民约》真正地起了作用。“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村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,村干部都能按照《村规民约》以身作则,我们自然也不好意思不遵守。”
就拿门前三包、家庭绿化来说,起初,刚迁移到谷盈社区的时候,宽沟村的村民们还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,垃圾随处扔。村干部们一方面以上率下,做出表率作用。另一方面挨家走访、做工作,召开村民会议,征求意见,从百姓的出发点想问题,不断地完善了《村规民约》,也让这个约定,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。
据宽沟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夏兆春介绍,相较于“奖”,“罚”似乎更多一些。如果村民破坏公物、邻里不和睦、打架斗殴、越级上访等,出现了这些情况,那么根据《村规民约》,该村民就会被取消当年或多年福利待遇。
《村规民约》是村里的文明公约,也是信义之约,这也是宽沟村一步步走向和谐、成就文明的一大“法宝”。
《村规民约》推动了宽沟村文明的进程。宽沟村共有171户,2016年,村里评选出“十星级文明户”166户,占总户数的95%。今年,阜宁镇宽沟村村民宋成强、杨振喜两户家庭获得省级“十星级文明户”,更是成为了村民们学习的模范。
“十星级文明户”是根据《村规民约》、村民推选等多种方式选出的。获得“十星级文明户”的村民也可以享受更好的年终福利待遇。
法宝二:
村委会用心服务 浇灌“文明之花”
宽沟村党支部位于阜宁镇西,301国道和206省道交叉处。宽沟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夏兆春介绍,宽沟村是2010年因综合保税区建设移民到谷盈社区的。
因为动迁的拆迁费问题,有些村民心里“不平衡”。村里的负责人就挨家走访,讲动迁政策,普及相关知识,解决百姓的难事,设身处地站在百姓的角度想问题,成为百姓心中的“贴心人”。夏兆春认为,什么事都可以拿到面上来说,只要是说清楚的问题,就不会是问题。村民们从“背后嘀咕”转化为“当面参与”。一件件村民的烦心事解决了,村委会自然成了村民的“避风港”和“娘家人”,工作就好开展了很多。
基于良好的基础,宽沟村开展了志愿者服务活动、文明评比活动、文化体育活动等。多样的活动,拉近了村民的距离,也更加促进邻里之间的和睦、和谐。在清明节等需要祭祀的日子,村委会引导村民文明祭祀,倡导乡风文明。同时,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,设立村民议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禁赌禁毒会、红白理事会,倡导文明树新风。
在全村共同努力下,宽沟村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:2010年12月被省生态建设领导小组授予省级生态村荣誉称号;2011年12月被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文明村;2012年3月被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卫生先进村;2015年3月被省人民政府保留省级文明村称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