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电子商务 > 行情分析> 正文

元旦后玉米市场走何方?

2023-01-05 15:47:26 来源: 中国粮油信息网 浏览次数:257
【字号 】 【打印】 【复制链接

  元旦后玉米市场购销时间已不足20天,12月玉米整体处于偏弱状态,一方面疫情解除,前期阻塞粮源开始流通上量;另一方面,疫情解封后感染者增加,多地处于半停摆状态,下游消费“躺平”,淀粉、养殖效益持续缩水,需求缩减,市场心态低迷,玉米由强转弱。进入1月份本身售粮时间不长,基层余粮压力较大,现今农户惜售心理仍未完全松动,中上游库存持续低于去年同期,不过随着价格逐渐接近开秤价格,部分也有入市少量建库预期。因此,笔者认为1月玉米存在回涨契机但幅度不会太大,一方面要看上量情况余粮压力,另一方面看市场心态以及消费情况。
  展望2023一季度,回顾2022一季度
  新年新气象,但玉米浪潮汹涌的局面并未结束,对于影响玉米的诸多因素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去年主要转折。2022年影响玉米的主要有:质量带来的两极分化使得北粮南运较多、俄乌冲突带来粮价大涨、定向稻谷投放挤占玉米需求、消费低迷叠加美联储加息市场大量抛售玉米崩盘。而目前是南北市场互不干扰“各自为政”余粮压力仍存、大量替代品调控有待观望、国际形势仍然紧张、消费仍需时间回暖、市场心态两极分化。
  一、 余粮压力
  据市场反馈华北地区售粮进度约35-40%,没有东北玉米冲击,华北市场普遍消耗周边粮源为主,临近元旦返乡人员增加,部分有变现需求的或陆续出售,22年由于粮源充足,厂家陈粮支撑到11月才陆续转向新粮,当前供给宽松,产品利润暂未好转,整体仍保持震荡偏弱运行。
  据市场反馈东北地区售粮进度约30-35%,较去年至少慢10%,达到40-50%的地区较少,受疫情、栈子粮政策补贴、价格等影响粮源流通量不大,前期价格持续下行,农户惜售心理松动但出售节奏也不紧凑,贸易商清库较多,主要仍是粮源多,年前成本仍不低,以开秤以来的价格计算价差不大,锦州自开秤以来价格区间在2750-2950元/吨,以哈尔滨双城为例价格区间在2670-2780元/吨左右,叠加利息成本后价差并不大,因此贸易商并不想做库存分担压力。
  二、 替代品
  22年定向稻谷投放近4000万吨,成交近3000万吨,弥补了进口减少的量,23年市场预计定向稻谷或投放1500万吨,时间或在4-5月份。进口方面,巴西玉米后续或成为主力军之一,报价也远低于国内玉米价格,不过笔者认为替代品属于政策调控,若玉米价格并未大幅上涨,或未有打压的意愿,实际投放量或随市场情况变化。
  三、 市场心态
  市场心态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市场走向,22年东北玉米外流较多,开秤价格未完全超脱市场预期,大家建库积极性较高,但23年虽市场一直有减产预期,但需求端拿货缩减,余粮未过半,期货表现不强,市场心态较弱,甚至悲观地预期每吨跌幅高达几百元,因此,即便市场有对远期看好的主体也不敢贸然建库。
 

(责任编辑:本站编辑)
网站声明:本网部分资讯信息由会员自动上传,其目的在于促进会员交流、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如果网友转载的信息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,请告之我们。我们将及时处理。邮箱:mdj12316@163.com
    • 点击进入生产发展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生活富裕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乡风文明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村容整洁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管理民主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农村社区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信息富农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培训教育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