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电子农务 > 科技动态> 正文

守好农业“芯片” 我国育种产业化亟待突破

2021-03-24 09:42:57 来源: 央视网 浏览次数:246
【字号 】 【打印】 【复制链接

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。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强调,打好种业翻身仗,种子是“农业芯片”。大到国家粮食安全,小到百姓的“米袋子”“菜篮子”,都与种业安全息息相关。2021中国种子大会眼下正在举行,在大会上,业内专家就中国种业如何推动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、推进育种产业化发展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
  我国是种业大国,目前,市场规模已达到1201亿元,位居全球第二,尽管有着庞大的市场,但在种业科技创新水平、育种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。据了解,虽然我国目前已有种业企业近5000家左右,但是仍存在着数量多、育种规模小、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技术力量分散且创新能力弱等短板,现在也尚未形成种质资源、品种创制、种子繁育、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的创新链条。

  据了解,目前世界种业已进入到“常规育种+生物技术+信息化”的育种“4.0时代”,正迎来以基因编辑、全基因组选择、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。

  专家指出,实现种业创新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和科研机构这两个核心主体作用,支持科研机构持续推进基础性、公益性研究,加快种质创制和共性关键技术创新。

  此外,记者了解到,海南省将建设一批国家级种业科研的平台,并力争“十四五”期间全省种业产值超过500亿元。通过引进国内外种业领军企业,建设以育苗生产、精深加工、仓储运输、智能服务、电子商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种子、种苗产业链,培育一批百亿产值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。

 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张桃林:加强国家种业创新力量布局,建设国家级和区域级种业创新中心,同时要加快推进种业科研成果、产权交易平台建设,加快成果转移转化。现代种业既是科技密集型产业,也是资本密集型产业,所以要推进种业与金融、科技融合发展,加大社会资本对种业创新的支持力度。

(责任编辑:本站编辑)
网站声明:本网部分资讯信息由会员自动上传,其目的在于促进会员交流、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如果网友转载的信息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,请告之我们。我们将及时处理。邮箱:mdj12316@163.com
    • 点击进入生产发展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生活富裕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乡风文明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村容整洁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管理民主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农村社区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信息富农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培训教育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