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棱市于2019年开始种植富锶黑木耳,经过深入实践,不断总结经验,取得了初步成效,填补了国内富锶黑木耳产品市场空白;并以合作社+农户+基地的形式,2023年通过了有机认证,2024年通过“九珍十八品”认证,2025年富锶黑木耳申报“黑土优品”认证。
一是明确方向,大力发展富“锶”木耳产业。牡丹江市黑木耳产业发展底蕴深厚,种植技术不断提高,生产方式不断优化升级,黑木耳种植规模位居国内首位。因此,巩固富锶黑木耳在国内的领先位置,创建国内首个富锶有机循环农业产业园,为实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。市供销联社与共和乡政府,充分发挥当地富锶水资源优势,解决技术,设备设施等难题。在市农业农村局支持下,2020年建成标准化菌棒加工厂,富锶黑木耳产业步入质量提升、规模化量产发展阶段。
二是科技助力,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在市科技局支持下,对接科研院所高校专家,市食用菌协会和特新合作社加入农业农村部、中国农科院组织成立的富锶科技创新联盟。东北农业大学将富锶黑木耳产业带头人,纳入头雁人才培育计划,与2位食用菌专家建立技术帮带机制。合作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,已开展选育富集“锶”元素特色菌种和营养学方面的研究。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、省微生物研究所、东北林业大学教授提供优质菌种服务。8名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10余次。
三是人才引领,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。市供销联社发挥食用菌协会职能,通过领创办合作社,开展锶食用菌技术培训,到四川、山东考察并示范种植羊肚菌。提高从业人员技术,落实管理和责任机制,实现菌棒生产标准化,基地种植有机化,包装加工规范化,形成全产业链可追溯机制。组织农户到东宁山友公司考察合作,学习黑木耳初深加工生产工艺,了解食用菌原料的外贸出口标准,与公司共同采集并完成富锶黑木耳检测。几年来,生产锶黑木耳菌棒350余万袋,产值超过2000万元,带动菌农105户,菌棒成品率提高到99%以上,全年带动就业600余人,实现当地富余劳动力全年 建议修改为 就业。
下一步,立足当地优质生态资源,加快推进锶食用菌产业,持续增加农村收入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
一是建设富锶高值绿色(有机)循环农业园区。使用常规山泉河水喷淋生长的富锶黑木耳,含锶量为10mg/kg--30mg/kg;用富锶水喷淋生长的富锶黑木耳,含锶量超过60mg/kg。多家国内外学术期刊研究证明:将水中离子状态的锶元素转化为有机锶,更有利于人体吸收。在试种试验基础上,通过科研院所和高校专家研究论证,力争生产高端富锶食品,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。园区规划分为食用菌生产区,建设工厂化周年生产富锶鲜品菇棚室,实现常年可持续生产供应。利用食用菌喷淋后的富锶尾水,通过净化处理,滴灌供应粮豆、鲜食玉米、马铃薯、果菜和中草药种植生产,实现锶元素再次循环利用。将采摘后的废弃富锶菌棒,转化生产有机肥或育秧基质板。通过富锶绿色(有机)产品认证,发展“食用菌+循环经济”产业模式。制定《产品质量手册》,实现从菌种培育到加工包装的全程标准化管理。
二是强化政策支持与科技赋能。争取政策资金,建设智能化菌棒生产线和产业园区,提升产能与品质。实施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通过订单农业保障原料供应与农民收益。推广液体菌种培养、优化吊袋大棚栽培等高效技术。联合科研机构,研发新品种与活性成分复配技术,增强产品竞争力。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全流程溯源,确保从菌棒到成品的质量可控。为种植基地、餐饮行业研究设计小型、智能周年化出菇车间,及时提供优质富锶菌棒。开发富锶功能性黑木耳菌草茶、超微粉系列产品,降血脂保健品,利用其药理特性拓展医药和健康食品领域。
三是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。发挥“穆棱黑木耳”地理标志认证品牌,突出特色。富锶黑木耳色泽纯正,背面少筋脉,形状为碗状或茶叶状。耳质耐水性强,经水浸泡一周后,耳质不分解,色泽仍光亮新鲜,耳质肥厚,味道鲜美,锶等微量元素丰富。与东宁山友食用菌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开展合作,建立富锶有机黑木耳原料供销基地,争取食用菌产品质量符合出口标准,适配高端餐饮与零售市场。
四是发展园区产、学、研、乡村旅游业。通过文化营销与体验式消费相结合,打造“富锶有机农业主题旅游”。结合东北林区生态资源,工厂参观等农旅项目,邀请消费者参与品质溯源活动,增强信任度,开发特色采摘农业。通过短视频、纪录片传播食用菌种植故事,强化“自然健康”品牌形象。开展社区试吃、健康讲座,普及黑木耳营养知识,提供优质便捷的消费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