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电子农务 > 农业产业> 正文

创新“托牛入场”信贷模式 助“奶业振兴”

2021-01-20 09:54:55 来源: 金融时报-中国金融新闻网 浏览次数:237
【字号 】 【打印】 【复制链接

  伴随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声,2020年黑龙江省林甸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。这其中,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奶牛产业功不可没。在人行大庆市中支的指导下,人行林甸县支行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,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创新“托牛入场”信贷模式,充分发挥奶牛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产业优势,为地方产业振兴发展贡献金融力量。

  做足“牛文章”

  “这两头牛从入牧场我就没费力、没操心。3年前,我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,‘托’了两头牛。3年下来,这两头牛让我挣了1.2万元。”家住林甸县花园镇火箭村的脱贫户高运富笑着说。高运富所说的“托牛”,全称“托牛入场”奶牛项目扶贫模式。在这种模式下,贫困户自筹2000元,在规模牧场托养一头奶牛,资金缺口由金融部门给予贷款支持,政府贴息。贫困户托养一头奶牛,每年可获得收益2000元,收益期可持续4年。2016年,人行林甸县支行创新推出《林甸县扶贫奶牛贷款实施意见》,推出贫困户“托牛入场”信贷模式,通过构建“政、银、场、户”四方合作机制,助力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。截至目前,林甸县银行机构已累计通过“托牛入场”模式发放贷款88笔、3.37亿元。

  在“托牛入场”模式中,牧场帮助农户养奶牛,不仅可以让牧户致富,而且可以稳定牧场的鲜奶来源、控制品质,从而达到牧户与牧场的“双赢”。不少农民将自家的奶牛送到专业牧场进行“托”养,提高了养殖水平,增加了产奶量,大大提高了奶牛养殖收益。

  做强“牛产业”

  走进众晔牧场现代化牛舍,记者不禁感叹奶牛的超高“待遇”:每头牛都有自己的卧床,吃饱了想躺就躺;“正餐”吃饱了,舔几口“舔砖”,补充一下微量元素。接受记者采访时,众晔牧场负责人于守龙正使用监控软件查看场区情况,牧场的电子化系统可直接将挤出的牛奶各项指标瞬间检出,自动喂料机、机械清粪机等现代化设施一步到位。

  “2014年,我把自家100头牛迁出泥窝,让牛住进牧场‘洋房’。受益于人民银行、农商银行的金融扶持政策,我的生意越做越大,在进行设备升级改造时,林甸农商银行为我们发放949万元贷款,解了我的燃眉之急。”于守龙高兴地说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林甸县共有31个规模化牧场,最大规模的牧场奶牛存量近万头,奶牛产业已成为林甸百姓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。人行林甸县支行积极引导银行机构,深入对接牧场转型升级需求,通过现场走访、召开银企对接会等方式为牧场提供金融支持。截至2020年年末,全县银行机构为规模化牧场共发放贷款128笔、5.42亿元。

  做大“牛经济”

  近年来,林甸奶牛产业步入现代化发展的“快车道”。目前,全县规模化养殖率达100%,获评省级奶业产业园,奶牛数量、养殖规模居东北三省县域首位。当地奶牛业带动贫困户4182户,已累计为贫困户发放收益金和返还本金2607万元,畜牧业产值占据全县农业产值的“半壁江山”。

  优质奶源吸引了伊利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落户。在林甸,伊利集团示范全国的标杆牧场共有3个。2018年以来,伊利集团累计投资26亿元,在林甸工业园区建设液态奶生产基地,液态奶日产能达1358吨,年产值约50亿元。项目全部达产后将新增就业约3000人,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液态奶生产基地。2020年,为帮助林甸伊利公司解决融资问题,工行林甸支行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主要办公、生产经营场所全方位调查,为林甸伊利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两亿元。

  (作者:张英奇 刘鹏翔)

(责任编辑:本站编辑)
网站声明:本网部分资讯信息由会员自动上传,其目的在于促进会员交流、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如果网友转载的信息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,请告之我们。我们将及时处理。邮箱:mdj12316@163.com
    • 点击进入生产发展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生活富裕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乡风文明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村容整洁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管理民主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农村社区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信息富农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培训教育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