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江市城市概况

2019-07-16 15:50:40 来源: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:8604
【字号 】 【打印】 【复制链接

       牡丹江市位于东经 128 °02 ′ ~ 131°18′ 、北纬 43°24 ′ ~ 45°59 ′ ,北部和西部与哈尔滨市相连,南邻吉林省的敦化市和汪清县,东部与俄罗斯接壤,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、对俄经贸城市和旅游城市,也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经济、文化、交通中心 。

 

   牡丹江市平均海拔 230 米,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,呈中山、低山、丘陵、河谷盆地 4 种形态,东部为长白山系的老爷岭和张广才岭,中部为牡丹江河谷盆地,山势连绵起伏,河流纵横,俗称“九分山水一分田”。

        牡丹江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 4.5 度,四季分明,气候宜人,素有“塞北江南”和“鱼米之乡”之称。

        牡丹江市辖绥芬河市、宁安市、海林市、穆棱市、林口县、东宁县 6 个市(县)和东安区、西安区、爱民区、阳明区 4 个城区,总面积 4.06 万平方公里,其中,市区面积 1353 平方公里,建成区面积 73 平方公里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牡丹江市总人口 275 万人,其中市区人口 94.7 万人。现有少数民族 38 个,少数民族人口 24 万人,占全市总人口的 8.7% ,其中,朝鲜族12万人,满族 9.9 万人,回族 7500 人,蒙古族3890人,分别占少数民族人口的 50% 、 41% 、 3.2% 和 1.6% 。少数民族居住呈大分散、小集中的特征。
       站在东北亚大格局中重新审视、定位和谋划牡丹江,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深入实施工业立市、金融强市、贸旅牵动三大战略,强力推进沿边开放先导区建设,牡丹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,2007年以来的三年,全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先后登上“双四”(GDP400亿、全口径财政收入40亿)、“双五”、“双六”三个台阶,三年全市GDP增长了73%,年均增长14%,财政收入三年翻一番,每年纯增10亿元,年均增长26%,GDP和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7.4%和5.5%;2010年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06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63元。追赶跨越的牡丹江正向更高目标迈进,努力打造沿边开放先导区,力争到2012全市GDP和财政收入实现“超千破百”。
工业是牡丹江国民经济主体和财政税收主要来源。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0%左右,工业企业创造的税收占市直财政收入的70%左右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8户,资产总计340亿元,从业人员8.1万人。2010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3.4亿元,同比增长36.1%,是2005年的2.2倍。

  2010年,粮食总产量达到50.9亿斤,较上年增加10.5亿斤,创历史最高水平;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276亿元,是2005年的两倍。农村三次产业比重为54∶28∶18;农民人均纯收入9363元,同比增长20.7%,是2005年的2.3倍,连续八年居全省首位,东宁县成为全省第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县;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5.7万人,实现劳务收入15亿元。

  截至2010年,全市外贸进出口额连续13年居全省第一位,对俄贸易额连续22年居全省第一位,是全省和全国对俄经贸大市。200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额突破百亿大关,达到100.02亿美元,同比增长30.95%,占全省的43.68%,其中,对俄贸易实现56.7亿美元,占全省的51.24%,占全国的10%;受金融危机和俄罗斯政策调整影响,2010年,外贸进出口额完成90亿美元,同比增长71.8%,是2005年的1.9倍,继续保持全省领先,其中对俄贸易额实现45.5亿美元,占全省对俄贸易总额60.82%。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.225亿美元,居全省第三位。

     截止2016年末,全市大牲畜存栏42.8万头,同比下降0.5%;生猪存栏116.4万头,同比增长0.2%;羊存栏51.4万只,同比增长1.8%;家禽存栏705万只,同比下降2.2%。全市肉类总产量21.2万吨,同比持平,其中猪肉14.9万吨、牛肉3.2万吨,同比下降0.2%2.8%;羊肉0.7万吨,同比增长7.6%;鲜蛋产量4.2万吨,同比下降2%;奶类产量0.5万吨,同比下降1.9%。 

  全市造林面积2664公顷,森林抚育面积2465公顷;水产品产量2万吨,同比持平。 

 

 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82.1万千瓦,同比增长1.6%;拥有农用拖拉机11.9万台。农村用电总量5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.3%;农用化肥施用量(折纯)8.8万吨,同比增长0.7%

  2019年以来牡丹江市积极调整农业结构,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统计显示,截至2019年6月底,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66.4亿元,同比增长4%,其中种植业产值达到34.1亿元,畜牧业产值达到25.1亿元,林业产值达到2.35亿元。

 

(责任编辑:本站编辑)
网站声明:本网部分资讯信息由会员自动上传,其目的在于促进会员交流、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如果网友转载的信息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,请告之我们。我们将及时处理。邮箱:mdj12316@163.com
    • 点击进入生产发展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生活富裕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乡风文明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村容整洁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管理民主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农村社区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信息富农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培训教育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