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> 乡风文明 > 农民书屋> 正文

小村当家人,是个大学生!

2023-03-02 10:09:21 来源: 今日绥芬河报社 浏览次数:167
【字号 】 【打印】 【复制链接

   他本想成为一名老师,在三尺讲台挥洒梦想;如今,他成了一个小村的当家人,在真正的土地上耕耘着希望,他就是绥芬河市绥芬河镇绥东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曲向亮。

  绥东村是一个只有64户村民、110口人的小村,实有耕地456亩,林地800亩。曲向亮就出生在这里,刚刚过完33岁生日的他,是绥东村党支部书记,村委会主任,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,是这个小村名副其实的当家人。

  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是曲向亮的梦想,2011年,曲向亮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,此时,绥东村也正在寻找接班人,以便带领村了继续发展。镇、村干部多次找曲向亮谈心,希望他能回村担起这个责任。在梦想和家乡之间,曲向亮终于选择成为一名穿梭在田间地头的村官。

  初回村里工作,不懂农事、不解民情等等短板频现,村里熟悉的环境却处处都是他陌生的工作领域。曲向亮开始只能负责简单的报表等文字工作,但不服输的性格,促使他不断学习农村工作,坚持参与农业生产,6年时间,终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农村负责人。

  2020年大年初一,曲向亮投身到疫情防控中,排查密接、宣传政策、环境消杀、物资发放……他明白,哪怕他不是村党支部书记,也必须做好这些工作。制度、政策得宣传,个人防护需要科学的指导。100余口的村民,分布在11个社区居住,曲向亮带领村党支部成员,一户户走访,手机里的计步软件忠实记录着他每天最少1万步的行走记录。两年来6000多公里的行走,足足走出了一条黄河的长度。

  2021年初冬,边境疫情防控进入应急状态,村里的所有耕地和花卉基地都在边境管控区内。随生产季节变化,绥东村进一步减少抵边作业人员,截至目前,共减少抵边人员43人,落实“非必要不抵边”措施,控制出入频次,持续降低疫情输入风险。

  土地是农民的根基,曲向亮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,没忘记要带着村民富起来的责任。村里的蔬菜(花卉)农村合作社,入社农民达24户,建成温室8栋5000平方米,花卉基地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,年创产值近50万元。2021年,曲向亮向上申请扶持资金50万元,用来扩大花卉基地规模,在农民中树起了一面致富带头旗。在他的带领下,绥东村蔬菜(花卉)农村合作社今年可安置农村劳动力70余人,每个农民直接增加收入5000元以上。两年来,绥东村发展势头日益强劲,它保证着百年口岸每年有50万株鲜花盛开。今年,绥东村被评为“牡丹江十佳奋进村”。(信息来源:今日绥芬河报社   作者:田晓慧 鲁静)

(责任编辑:本站编辑)
网站声明:本网部分资讯信息由会员自动上传,其目的在于促进会员交流、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如果网友转载的信息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,请告之我们。我们将及时处理。邮箱:mdj12316@163.com
    • 点击进入生产发展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生活富裕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乡风文明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村容整洁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管理民主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农村社区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信息富农平台
    • 点击进入培训教育平台